一个帮助你成功投资的好习惯
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最近,我开始养成一个好习惯,这个习惯能帮助我的投资思维保持正确和清爽。我把一些投资大师的语录收集起来,包括沃伦﹒巴菲特、查理﹒芒格、霍华德﹒马克斯、本杰明﹒格雷厄姆、彼得﹒林奇、菲利普﹒费雪、等等,然后每天早上起来别的事情都不干,先把这些语录拿来,朗读个二十分钟。
当然,在这些语录之中,占比最高的是巴菲特的讲话:这位老先生实在是太能讲了。一般来说,我读的是英文版本,因为一则我大学五年都是在英国上,二则我一直给CGTN做财经评论员,所以日常磨练英语口语是必备功课:正所谓“拳不离手、曲不离口”。不过,对于打磨投资理念来说,无论是读哪种文字,其实没有任何区别。
为什么这种习惯能让我们拥有良好的投资思维呢?原因很简单:每天清晨读一些优秀的投资理念,可以把自己那点胡思乱想,和市场上各种不知真伪的小作文、小传言,以及搅得市场上窜下跳的各种情绪,都用投资的大师们的语录代替掉。这样做,会让自己的脑子在一天里,都保持神清气爽的投资状态,对市场的波谲云诡做到洞若观火、云淡风轻。
其实,这种“用大师的思维取代自己思维”的做法,在以智力谋生的行业里由来已久。我记得有人曾经问一位智者:“如何让自己心中的田地不长杂草?”智者回答:“你只要让心田长满庄稼,杂草自然就无处生长了。”
在中国古代,这种“用智者的思想取代自己思想”的人,也大有人在。战国时期,苏秦曾经游说秦惠王连横,结果秦王不听。苏秦挫败回家,据《战国策》记载,“夜发书,陈箧数十,得《太公阴符》之谋,伏而诵之,简练以为揣摩。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”苏秦搬出了《太公阴符》这本书,早晚揣摩、引锥刺股,最后把自己的脑子换成了书中的脑子。由此再出,游说各国君主,配六国相印合纵天下,以至于秦人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。
苏秦以后百年,有一位年轻人也通过类似的方法,在自己的脑子里放进了别人的脑子,最后成为一代帝王师,这个人就是“汉初三杰”中的张良。
据《史记》记载,张良虽然出身名门、家里“五世相韩”,但是他早年并没有什么谋略。在秦始皇出游路过博浪沙时,张良找人刺杀秦始皇,结果也没成功。
从这一举动看,张良早年勇气志向有余,但是动脑子的谋略呢,说实话也就平平常常。后来,张良在下邳碰到一位老头,授予他《太公兵法》。张良“常习诵读之”,由是谋略大进,终成一代开国元勋。
这种“用聪明人的脑子替换自己脑子”的习惯,不管是用在今天的投资,还是用在历史上的谋国谋天下,都是非常有效、简单、而且确定性高的方法。但是,应用这种方法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,就是得“放下自己的想法”。
说实话,古往今来,绝大多数人的心里,总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,自己的见解才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见解。至于为什么我这么聪明、但是巴菲特却比我有钱得多,那大概是因为巴菲特运气好而已,比如他生在美国、他有一个国会议员的老爸、他家有人脉所以能跟着格雷厄姆学投资之类。总而言之,聪明还是我聪明,时运不济有什么办法!
对于这样执着自己的思想的人,投资大师们的教导再有效,也进不到他们的脑子里去。但是,看看历史上的聪明人,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:我的思想根本不重要,别人比我强就是比我强。甚至别人比我强,我就退出得了,有什么好争!
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、清朝名臣纪晓岚,曾经编纂了《四库全书》。但是,纪晓岚虽然文名满天下,一辈子却没写过什么正经的书,只写了一本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各种神神鬼鬼的故事。小时候我有时候半夜会读,读完身上总是一身冷汗,在夏天有时候效果不输空调。
为什么饱读史书的纪晓岚,一辈子不写正经书呢?按他自己的话说,“吾纵观古今著述,知作者固已大备,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,要不出古人之范围。其自谓过之者,皆不知量之甚者也。”也就是说,好书、好道理,以前的聪明人都写完了,我再写能比他们写的更好吗?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,那叫不自量力哦!
因此纪晓岚就说,道理古人讲尽,没什么好说的了,所以就不写书,写本神神鬼鬼的玩一下就得了。身为清朝文坛领袖,一辈子读书无数,甚至总编了《四库全书》,最后却懒得写书,这份境界,让今天的人们汗颜。就好比我这种人,投资的道路才开始走,就七七八八出了一堆书,要是遇到纪晓岚,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
所以说,“用大师的脑子取代自己的思想”,这种方法虽然简单、有效、成功率极高,但也要学习者能放下自己的一切,诚恳勤奋的去学习,才能发挥效果。这么说来,萧规曹随、用大师的脑子替换自己的脑子,也真不是一件谁都能做成的事情呢!